支教2年,25岁厦大女孩拍下大山孩子最美面孔!每张都堪比大片!
以下文章来源于益美传媒 ,作者美丽中国支教项目
来源:益美传媒(ID:YeeMedia)
👈 左滑查看更多Girls
👈 左滑查看更多Boys
👈 左滑查看更多创意照
👈 左滑查看更多创意照
当我的爸爸妈妈回来了
我的幸福也回来了
当我的家人离去我的幸福也离开了
当家人生了病我的幸福也会生病
当在外地工作的亲人没有消息时我的幸福也跟着奄奄一息
当家人打我骂我时我的幸福就被泪水打湿了
幸福消失的时候我就困在了黑暗中
看似“疯狂”的举动,背后有她良苦的用心——
支教第一年,张老师就发现,这些孩子不过六七岁,却已经有了相当牢固的性别刻板印象。女生就一定要穿裙子留长发吗?男生跳皮筋就很“娘”吗?
她想打破这种刻板印象,于是开始给孩子们上性别平等课,教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,带他们阅读性别平等主题的绘本……借理发的契机,也正好引导他们思考长发短发与男生女生的关系,以及如何尊重个人的自由。
因此,当剪完寸头的张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,她和炸锅的孩子们有了这样一段对话——
“老师!你怎么把头发剪这么短,这样一点都不好!”
“为什么觉得这样不好?”
“因为像男生一样!”
“那老师剪了短寸,声音有没有变成男生一样?有没有一下子变很凶?有没有打骂你们?有没有变成不好的人?”
“没有……”
“嗯,所以呀,头发长短跟是不是好人可没有关系,对不对?”
“可是我不喜欢,不好看!”这时班上最爱唱反调的家伙跳出来了。
“我喜欢就好啦~剪不剪是我的自由,喜不喜欢是你的自由喽~不管一个人长什么样子,头发是长是短,总会有人喜欢,有人不喜欢。但是自己喜欢自己就好啦!我很喜欢我的新发型,我觉得自己很好看!”
比如:请用“立刻”写一句话。
小柳:王子看见公主有了新的男朋友,王子立刻把他们拉开。
“老师,在月球上是不是我会跳得比在地球上高?”
“是的。你怎么知道?”
“我觉得是这样吧。老师,我想是不是因为月球上重力比较小啊?”
“小柳,你觉得什么是美?”
“我觉得美是和美德联系在一起的。”
“那你最看重的是什么美德?”
“我觉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。不包括死亡。我觉得有难同当这句话有点问题,假如一个人是假死的,那他的朋友知道了,也跟着他一起去死了,那不是太可怜了吗?”
“老师,小柳把桌子推翻了,还摔文具盒!”
“老师,小柳中午不睡觉,一直吵。”
“老师,小柳……”
在包括小柳在内的一众同学心中,小尉是全班最帅的男孩。他白净,爱笑,做事主动,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绅士劲儿,是全班公认的“暖男”。
小尉的家境也是全班最好的之一,他的父母在潮汕经商,家里装修得也很气派。但更富裕的家庭条件,有时并不意味着更好的教育资源……
张湲婧曾在小尉的父母回老家时去家访,谈话间,父母表达了对儿子殷切的期望,于是张老师提议给孩子在网上买些童书来读,不料他的妈妈竟犹豫起来——
“他在家里从来都不读书,买了就担心他不读,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手机。”
“可是现在家里有书让他读吗?”
“那也没有……”
一席颠倒的逻辑,令张老师感慨万千:明明有经济条件,也有教育期望,为什么难以接受教育需要更多投资的简单理念?
在这里,她常常感觉:即使交通和科技已经打破了有形的大山,无形的保守却是另一道更难突破的屏障。有的家庭已经有了比较富裕的物质条件,家长的教育理念却依然“贫穷”。
有时,教育家长、挑战过时的思维反倒成了比教育孩子更紧迫的任务。
认识到这些问题后,张湲婧把自己从43个孩子的老师,变成了43个家庭的老师。
她开始在家长微信群里分享好的教育文章,又把家长会开成了阅读推广大会和教育理念传播大会,还不计繁琐地帮不会网购不懂选书的家长代买了大量童书,帮他们建立“投资教育”的意识……
两年里,她的家访足迹踏遍了数十座大山的村村屯屯。
影响家长,有时比影响孩子要艰难得多。但如果不开始做,改变怎么可能凭空发生呢?
支教期间,张老师和美丽中国的队友们,还把学校老旧的图书阅览室重建了起来:
他们争取到外部公益资源的支持,为学校配备了一批高质量童书,又买来水泥、沙子和石砖,在原本空间狭小、设计不合理的阅览室砌了石阶,铺了地垫,让这里成了孩子们课间的好去处。
在老师的引导下,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了图书室的管理中,他们自制的各种标语,乍一看无比惊喜,细看惊大于喜,把一个个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
后来的时光
张湲婧老师(右一)和美丽中国同届同校的两位校友
往期文章
荐读 | 中国银发姐妹穿旗袍游巴黎,意外走红外网 荐读 | 被院长圈粉:虚心使人进步,心虚使人更进步
话题 | 江西“全民灭鼠”一只奖5元…跟猫抢生意?
话题 | 人脸识别监控教室学习状态,真的好吗? 话题 | 换脸软件一夜爆红,当心“丢脸”又丢钱! 评论 | 教师收礼是从孔子开始的吗?真相是这样
评论 | 苏轼:放下,是为了更好地前行
评论 | 一定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人物 | 多少人的终极梦想,400年前就被他实现了
人物 | 这个教材里的“男子天团”,到底怎么来的?
人物 |《印象刘三姐》导演新作问世,117亩地造幻城
评论 | 一定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人物 | 多少人的终极梦想,400年前就被他实现了
人物 | 这个教材里的“男子天团”,到底怎么来的?
人物 |《印象刘三姐》导演新作问世,117亩地造幻城
声明:“新华每日电讯”微信公号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欢迎致电010-63076340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或依法处理。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。监制:易艳刚 | 责编:刘小草 | 校对:赵岑
若觉得不错,您可以点击“在看”↓↓↓
若觉得不错,您可以点击“在看”↓↓↓